长征,一部书写着辉煌的英雄史诗。
同心,在这部史诗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印记。
在同心这片被红色光芒照耀的热土上,不屈不挠、坚韧不拔的精神融入了每个同心水利人的血液里,成为推动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。
无论岁月如何更迭,同心水利人始终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,一代接一代传递精神火炬,与干旱斗争,负重拼搏、开拓进取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奇迹……
放眼同心大地,一条条灌溉渠道,一处处饮水工程,一座座新建水库……水利工程滋润着同心广袤的大地,养育着同心人民。这一切见证了同心县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,见证了同心县水利为建设“五个同心”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同心县委、政府早安排、早部署,及时召开农建工作启动会和河长制工作推进会,县委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查,助推各项工作稳步上台阶。同心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按照区、市、县党委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,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持统筹城乡、改革创新、节约高效、开放治水,放弃节假日休息,加班加点,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增加群众收入、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抓手强力推进,计划整合各类资金12.59亿元,计划累计投入劳动力326.5万工日、机械23.69万台班。目前,该县全面掀起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,完成建设任务70%。
抓牢高效节水灌溉 充分利用水资源
山区群众乐赞节水灌溉浇出了红火日子。扬黄灌区的老百姓更是把节水账算得精细。豫海镇园艺村村民周彦祥说,村里以前没有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,不图省水图省事,自己的状态是“地边挖开一个口,旁边抽上一袋烟,什么时候水满了什么时候算”。现在有了节水工程后,每亩可节水60%,节约化肥40%,亩均可增加收入300元左右。
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生机;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活力。
同心县按照依水调结构、依水定产业、依水定规模的原则,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,在扬黄灌区实施同心县丁塘镇河草沟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,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947亩,投资980万元,目前工程主体已完工。投资1130万元,大力实施同心县豫海镇园艺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,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846亩。目前,园艺村高效节水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行。
抓好重点水利工程 兴水润土惠民生
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,这里干旱少雨,水利设施不完善,水土流失严重,有水难存、无水可灌成为旱塬群众减收致贫的首要因素。
为了破解干旱缺水的瓶颈,近年来,同心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,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,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提及同心县重点水利工程,那就不得不说李克强总理来宁视察时确定建设的七大水库,其中四座水库落户于同心县,这四座水库总投资7.86亿元,总库容3598万立方米,分别是下马关水库、马高庄水库、预旺水库、马塘水库。同心县高度重视,高标准建设、高质量推进,下马关水库当年开工、当年完工并投入运行,目前马高庄水库已完工,预旺水库和马塘水库年底完成建设任务。
清水河是宁夏境内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,流经同心县境内约73公里,同心县城傍河而建。由于汛期洪水泄流量大、含沙量高,加之长期缺乏有效治理,清水河不仅没有造福于民,县城段还成为有名的“臭水河”。固岸修路、筑坝拦沙、绿化美化、清洪分离……今年,同心县投资19593.1万元,实施清水河综合治理工程,如今清水河两岸初步形成了有水面、有绿色的特色景观,逐水而建的游乐园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水利则百姓安,水兴则百业兴。同心县财政筹措资金1800余万元,实施脱贫销号村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消除人饮工程盲区,解决农村人口15657人,其中贫困人口196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。同时,以提升库坝效益为目的,实施上芦沟、马新庄、龚家湾等三座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,总投资565.02万元。
整治环境扮靓城乡 民生工程暖民心
站在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向远方眺望,清水河碧波荡漾,河岸两旁绿树成荫,璀璨的路灯映照着同心人崭新的生活。这样的美景,离不开同心水利人的智慧、奉献与汗水。
今年以来,同心县投资4707.9万元,实施人工造林面积2.134万亩,林地清理0.76万亩,平整林带0.3万亩,病虫害防治7000亩,树木修剪102万株,涂红刷白102万株。投资5320.0万元,计划建设美丽乡村10个,环境综合整治村庄50个,全面优化美化环境。同时,投资8734万元,计划建设农村公路13条85.88公里,全面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。
抓高标准农田建设 泽润万家保安澜
同心县以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中心,以田、林、路、渠综合整治为重点,科学规划,精心部署,广泛发动群众,积极投工投劳,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,高标准推进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。一是积极争取投资13757.82万元,主要实施豫海镇、丁塘镇、王团镇、河西镇、下马关镇、韦州镇等6个镇12个项目,累计完成土地整理面积9.83万亩。二是紧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,实施下马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总投资1705万元,发展固定式喷灌3600亩,改造移动式喷灌6400亩。三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,实施秸秆加工利用21.01万吨。四是实施深沟及魏家岔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处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.39平方公里,发展梯田面积1.1万亩。
水利改革稳步推进 释放发展新动能
深化水利改革,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同心县在抓好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,把农建工作与水利改革紧密结合起来。该县严格按照中央及区、市河长制工作的安排部署,以规范河道秩序、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,积极组织人员编方案、建制度、定职责,扎实开展专项整治。该县列入河长制管理名录的河湖沟渠共23条,以县委书记担任总河长、县长和县委副书记担任副总河长、河流流经12个乡镇的乡镇长担任乡镇级河长、27个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的组织领导体系,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。各乡镇相继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,确定了村级河长及保洁员,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,完成了县、乡、村河长制信息公示牌,全面接受社会监督,并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河道治理专项行动,确保逐步实现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的目标。同时,稳步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,成立同心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,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,基础性工作已完成水权确权任务,将水指标确权到8个乡镇各直开口,证书已颁发;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,农业综合水价核算和水量计量设施调研工作正在进行。
劲风扬帆破浪行,风鹏正举续辉煌。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,同心水利人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、奋进的步伐,落实措施抓机遇,强化监管迎挑战,续写水利华章,再创新的辉煌!(编辑: 李强)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律师 | 联系方式
9号彩票是正规的(www.cao-gang.com)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-2012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: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宁)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: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 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 |